1xbet体育【贾汪怀旧记】贾汪乡村照明的变化
说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贾汪乡村,人们真是面对黄土背朝天,住着自己取土和泥建筑的茅草屋,三间茅草屋有一对简易的木门,两扇一米见方的木格子窗,冬暖夏凉1xbet体育,尽管里面窄小阴暗,却陪伴我们贾汪乡村人度过了幸福难忘的时光。
那时的贾汪乡村普遍都没有通电,我是六零后,记得我们全家人晚上睡觉前都是靠煤油灯来照明的。从春到秋,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们家的煤油灯用的时候也是不多的。母亲天蒙蒙亮起床到锅屋用稻草和棉柴点火做饭,不耽误哥哥嫂子和大姐到生产队里干农活挣工分。在将黑未黑的黄昏又开始吃晚饭。夜幕降临时,大家已经上床睡觉了。夜晚的照明,靠的是星星和月亮。那时候的星星感觉真的很亮。满天的星光熠熠生辉。
用煤油灯照明最多的时候是冬天的夜晚,由于经济落后,没有取暖设备,那时贾汪乡村的冬天很冷很冷,屋檐下常年嘀着一串串尺把长的冰溜子。那时的夜晚很黑很黑,伸手看不见自己五指!1xbet体育所以天一黑母亲就把煤油灯点亮了。由于天气冷,一摸被窝也是冷冰冰的,从我记事起,一到冬天这段最冷的日子里,全家人吃完饭,1xbet体育父亲就把院子里劈柴,放进床前的铁盆里点着让全家人取会暖,因为这我家的屋顶墙壁被常年被火盆和煤油灯熏得漆黑,小时候每天早上起来,脸上都被弄得黑黑的。
很多次我夜里醒来,见煤油灯依然亮着,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纳鞋底,父亲蹲在火盆边一边吸烟一边陪母亲聊天,灯光将父亲和母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看着煤油灯不倦的光亮,和映照在墙上晃动着的父亲和母亲硕大的身影,我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记得那是1975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我们村才通上电的1xbet体育。村小在村子的西头,而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一天放学看到那条半里多长的连接家和学校土路边多了一个个电线杆子照明资讯,夜晚在我们东段庄村一座座的茅草屋里都安上了一盏盏卡口15瓦的电灯泡,虽然灯光昏暗,却比煤油灯亮堂多了,那些年并不是天天有电,那时生产队按照上级要求得按计划停电,比如我们村南不老河边那座电灌站,有三台大泵,特别是到了夏季,村外那几千亩水稻需要浇灌,一到开泵时间,电力大,就不给村里供电了。即使这样,1xbet体育人们仍兴奋得不得了。
1977年,我们家有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东西——手电筒,那是哥哥在贾汪木器厂当工人开工资在贾汪城区一家商店买回来的。
小时候我喜欢夜晚到别村看电影,到了大冬天,夜晚漆黑漆黑的,我害怕走夜路,没有两三个村里的伙伴和我一起去,我是不敢去的,有这个手电筒,我不再惧怕外面的黑暗,因为一按手电筒的电门,一束亮亮的光如一道闪电明晃晃地射出,能照到几十米距离远。
1982年,我们东段庄村和贾汪其他乡村一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家家户户都有存粮存款。从1983年开始富裕起来的东段庄人打倒矮小衰败的茅草屋,纷纷翻盖起宽大亮堂的红砖大瓦房,1984年村里实行了第一次电改,父亲在堂屋中间的八仙桌上安上了一支一米多长的电棍,一到晚上,整个房间亮堂得如白天一样,那一年父亲从汴西小学光荣退休,家里添置了第一件家用电器: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我喜欢看打仗的电视剧,父亲每天晚上七点喜欢看新闻联播,母亲喜欢看古装戏……那台黑白电视机成了家里的宝贝,每天被母亲擦得倍儿新,为了防止电视机上落满灰尘。母亲还特意用她一块花头巾盖上。那台黑白电视机风风雨雨陪伴着母亲度过三十多年的漫长岁月,直到2017年,电视机竟出雪花不出人儿母亲才停止使用。
1987年我结婚,妻子的陪嫁的电器是一台十七英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一台“燕舞”牌双卡收录机、一个“菊花”牌落地扇,还有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家里用的电器继续紧跟社会时代而变化。深圳出产的“康佳”牌彩电、上海出产的“申花”牌洗衣机,青岛出产的“海尔”牌冰箱,走进我们这群六零后的家庭!
2000年,农网改造后,我们东段庄村家家户户安上固定电线以后,我买上智能手机,家里还装上了一台空调,就连家里厨房也都电气化,微波炉、电饭锅、电磁炉、电饼铛,还有煤气灶一应俱全。干完活回家后,再也不像七十年代像母亲那样点火做饭,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
2022年春天我们东段庄村对人居环境作了彻底的改造,家家户户门口通上水泥路,夜晚来临,路边白色路杆上翘起一盏盏鹅型街灯,魔戏法似的亮了起来,置于其中让人产生一种身在城市的幻觉!
看着贾汪乡村照明的绚丽多彩灯的变化,想着从前村里人经历的没有电灯的年代,我感到无比幸福和陶醉……
段绪军,江苏徐州贾汪区大吴街道东段庄村人,自由职业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报刊上发表过《母亲为我缝制绿背包》《麦收往事》等多篇散文。有作品获奖!